一场访谈,戳破45岁高圆圆的“真实处境”,孙俪说的终于有人信了

此剧让高圆圆一夜成名,但也为她贴上了“温柔反派”标签。之后的十年,导演们送上的大多是“男主角的白月光”“温柔坏女孩”的角色——大家总说她的脸是最好的武器。这个标签最终成了她在影视行业的束缚,甚至在2013年达到了瓶颈。当她在《咱们结婚吧》中饰演的杨桃仍然凭借美貌打动观众时,却没有人关注她角色中的焦虑与挣扎。有制片人私下表示:“找她拍戏就是为了收视率,演技无关紧要。”这样的评价让她对表演产生了迷茫。

35岁生日时,她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幅亲友孩子的生日画,配文“有进步哦”,表面看似轻松,但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迷茫。她在纪录片《我,39》中坦言:“那时觉得市场不再需要我,但现在才明白,是我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就在这时,孙俪的一番话为她指明了方向。孙俪曾在节目中提到:“演员要珍惜曝光率,学会塑造人物。”她的清醒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为高圆圆带来了启发。当一些女演员仍在营销“冻龄”形象时,孙俪选择在《乌云之上》中素颜出演满脸沧桑的女刑警,为了塑造角色的疲惫感,她连续三天只睡四小时,深深的眼窝和明显的法令纹,正是她对演技的极致追求。

与孙俪的态度不同,高圆圆在转型时,选择了精准的剧本与角色。在出演《绝密较量》时,她不再是那个被美貌限制的周芷若,而是用岁月留下的细纹和略带疲惫的眼神诠释了特工的沧桑。该剧于4月28日播出,彻底颠覆了观众对她的认知。她饰演的赵亚苧,一位表面是国际公关副总,实则卧底的角色,充满了复杂性和深度。

为了呈现角色的威胁感,高圆圆专门对着镜子练习半个月,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死亡微笑”,导演甚至称她的表现比剧本写的还要狠。她的投入与对细节的把控,赢得了合作演员张鲁一的高度评价:“她对每个眼神的计量精准得像手术刀。”

令人更为敬佩的是,高圆圆在接剧本时的选择也变得更加严谨。产后复出后,她减少了接戏的数量,从每年五部降到一到两部,并且只接“合格的剧本”,她要求每个角色都要具有多维度,对手戏演员必须旗鼓相当,且剧本必须有表演顾问的参与。她的这种策略让她参演的剧集豆瓣评分逐渐上升,得到了更多认可。

在最近的专访中,高圆圆坦言:“我的演技在皱纹里生长。”她回忆起35岁那年差点转行开民宿时,语气中带着释然:“那时觉得市场不再需要我,但现在我终于明白,是我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如今,高圆圆的蜕变成了娱乐圈中对中年女演员压力的有力回应。当其他女演员在直播平台上哭诉“46岁没戏拍”时,高圆圆用《绝密较量》证明了,年龄并非枷锁,反而是演技的勋章。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她主动破局的决心——她不再迎合市场对“完美女神”的期待,而是选择塑造复杂的、有矛盾的角色。

高圆圆和孙俪的选择,也为中年女演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破局方式:孙俪通过“匠人精神”打磨演技,高圆圆则通过“精准选角”实现转型。两者的核心,都在于拒绝被年龄定义,用作品说话。正如高圆圆在专访中所说:“女性力量的高级形态,是懂得在合适时机示弱,在沉淀后重新出发。”

现在的高圆圆,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周芷若滤镜”框住的少女。她眼角的细纹、略显疲惫的眼神,反而成为了她最具辨识度的“演技勋章”。当观众在《绝密较量》中看到她的精湛演技时,记住的不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作为演员对艺术的敬畏与执着。这场蜕变,才是对“真实处境”最好的注解——不是被岁月击败,而是在岁月中破茧成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主城一年要吃十万只烤全羊

快手官方屏蔽作品多久?怎么知道作品被官方屏蔽

测试手机租用的平台有哪些(租手机平台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