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辶部
汉字遗组词大全
“遗”字典解释
遗字组词目录:
yí开头
yí结尾
yí中间
yí成语
拼音 “yí” 遗组词
遗[yí]字在开头的词语回顶部
遗珍 [yí zhēn]指前人留下的珍品。遗咏 [yí yǒng]前人留下的诗歌。遗衣 [yí yī]指死者的衣服。遗质 [yí zhì]犹遗体。遗啭 [yí zhuàn]见“遗转”。遗集 [yí jí]1.前人留下的诗文集子。 2.汇辑前人的遗作而成的集子。遗饮 [yí yǐn]谓酒散溢于杯外。遗垣 [yí yuán]断墙残壁。遗垒 [yí lěi]故垒。遗语 [yí yǔ]1.临终之言;遗嘱。 2.前人留下的话。遗誉 [yí yù]指身后的荣誉。遗耀 [yí yào]指死者的功绩声誉。遗训 [yí xùn]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遗灾 [yí zāi]亦作“遗災”。给予灾难;使受害。遗妻 [yí qī]指死者的妻子。遗遁 [yí dùn]犹言遗亡缺失。遗矢 [yí shǐ]1.犹拉屎。 2.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后以“遗矢”指战争中的细微的耗损。遗萼 [yí è]指残花。遗性 [yí xìng]指遗传下来的本性。遗阴 [yí yīn]1.指遗体。 2.指残存的阴云。遗墨 [yí mò]指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遗惑 [yí huò]遗漏和引起疑惑。遗嗣 [yí sì]指死后留下的子孙。亦泛指后裔;后代。遗烈 [yí liè]1.前人遗留的业迹。 2.前人遗留的烈节﹑风操。 3.指前朝或历史上的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遗托 [yí tuō]指帝王临终前的嘱托。遗勤 [yí qín]1.谓遗漏勤劳之人。 2.犹懒惰。遗祝 [yí zhù]犹遗嘱。遗毒 [yí dú]1.谓留下有毒之物。 2.喻指过去遗留下来的有害的思想﹑风气等。 3.犹加害;使人受毒害。遗外 [yí wài]超脱;鄙弃。遗直 [yí zhí]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遗戒 [yí jiè]见“遗诫”。遗茔 [yí yíng]即遗冢。遗混 [yí hùn]犹拉屎。遗扇 [yí shàn]赠扇。旧时端午一种风俗。遗荫 [yí yīn]父祖的荫庇。遗慨 [yí kǎi]遗恨感慨。遗义 [yí yì]1.谓丧失道义。 2.谓遗漏意义。遗溺 [yí nì]见“遗尿”。遗缪 [yí miù]见“遗谬”。遗伤 [yí shāng]前代留下的感伤。遗士 [yí shì]1.未被发现的才德之士;隐士。 2.前朝遗留下来的文士。遗誓 [yí shì]遗诫,遗教。遗佩 [yí pèi]1.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代指别离;分手。 2.相传古代郑交甫于汉皋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遗型 [yí xíng]1.指先前的式样。 2.指留下的标准。遗耉 [yí gǒu]前朝留下来的老人。遗子 [yí zǐ]1.留给子孙。 2.产子;产卵。 3.遗落的种子。 4.遗孤。遗藉 [yí jiè]见“遗籍”。遗法 [yí fǎ]1.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 2.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3.指前代传下的法书和书法艺术准则。 4.指前代传下的佛法。遗君 [yí jūn]背弃君主。遗弓剑 [yí gōng jiàn]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阳周县 故城南 桥山 …… 王莽 更名 上陵畤 ,山上有 黄帝 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后以“遗弓剑”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遗棠 [yí táng]典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郑玄笺:“茇,草舍也。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后以“遗棠”指召伯留下的盛德惠政。遗叟 [yí sǒu]遗老,年老历练之人。遗宗 [yí zōng]后裔;后代。遗券 [yí quàn]前人遗留下来的凭证。遗墟 [yí xū]犹废墟。遗屙 [yí ē]犹言排泄屎尿。遗趾 [yí zhǐ]1.犹遗迹。 2.同“遗址”。遗氓 [yí méng]1.亦作“遗甿”。 2.指前朝之民。 3.指劫后残馀的人民。 4.遗裔;后人。遗施 [yí shī]1.亦作“遗迤”。 2.犹馈送。 3.指馈送施舍之钱物。遗散 [yí sàn]1.犹散失。2.逃亡散失之众。遗溲 [yí sōu]1.小便失禁。 2.排泄的小便。遗山乐府 [yí shān lè fǔ]词集。金末元好问(号遗山)作。三卷。收词三百八十余首。遗绪 [yí xù]1.前人留下来的功业。 2.死者留下的产业。遗御 [yí yù]特指皇帝生前用过的衣物。遗画 [yí huà]1.指残存之字。 2.指前人遗留之画。遗迤 [yí yǐ]见“遗施”。遗众 [yí zhòng]1.指残馀的民众。 2.谓离开众人。超在众人之前。遗教 [yí jiào]1.前人遗留下来的教训﹑学说﹑主张﹑著作等。 2.临终的教诲;遗命。 3.前代的风教。 前人所留下来的训诫;临终时的教诲,也泛指死者遗留下来的学说、主张、著作等遗啄 [yí zhuó]残剩的食物。遗篇 [yí piān]1.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 2.散佚的篇章。遗灵 [yí líng]1.谓留下灵验。 2.指前贤的神灵。 3.指被遗忘的神灵。遗工 [yí gōng]犹遗巧。遗珠 [yí zhū]1.谓遗失珍珠。语出《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2.指遗失的珍珠。 3.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遗落 [yí luò]1.遗失;散失。 2.遗漏;漏掉。 3.犹言散失流落。遗留 [yí liú]1.谓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继续存在;留传下来。 2.犹遗嘱。 继续存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遗萌 [yí méng]1.犹后裔。 2.犹遗氓。遗甿 [yí méng]见“遗氓”。遗裔 [yí yì]后裔;后代。遗踪 [yí zōng]亦作“遗蹤”。犹遗迹。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宋. 苏轼《石钟山记》遗债 [yí zhài]积欠;前人遗留的债务。遗文 [yí wén]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 2.散逸的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遗隔 [yí gé]犹遗漏。遗祸 [yí huò]1.犹避祸。 2.遗害;遗患。 留下祸患遗简 [yí jiǎn]1.指散失的书籍。 2.指前代典籍。遗乐 [yí lè]谓失去乐趣。遗矢如冰 [yí shǐ rú bīng]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化装去察看王敦营垒。走后,王敦使五骑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事见《晋书.明帝纪》。后以“遗矢如冰”指代其事。遗孀 [yí shuāng]犹寡妇。 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琼斯的遗孀遗殣 [yí jìn]犹饿殍。遗胔 [yí zì]遗骸;遗尸。遗匿 [yí nì]1.指遗才,隐士。 2.遗弃藏匿。遗艺 [yí yì]指古代典籍。遗奸 [yí jiān]指漏网的奸臣或奸雄。遗胤 [yí yìn]后嗣;子孙。遗刻 [yí kè]指前朝遗下的刻本。遗免 [yí miǎn]谓幸免于难。遗作 [yí zuò]死者留下的著作。遗苗 [yí miáo]犹后裔。遗籍 [yí jí]1.亦作“遗藉”。 2.指古代典籍。 3.指散失的书籍。遗响 [yí xiǎng]1.犹馀音。 2.指前人作品的气韵风格。遗索 [yí suǒ]1.弃置的绳索。形容长而曲折。 2.犹落选。遗兆 [yí zhào]犹失算。遗延 [yí yán]犹延续。遗虏 [yí lǔ]犹残敌。遗老 [yí lǎo]①前朝的旧臣;留恋旧时代的老人: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二人皆系前清遗老。②饱阅世变的老人:使垂白遗老,再逢大宝之安|坐中皆遗老。遗纪 [yí jì]犹言违失道德准则。遗姬 [yí jī]被遗弃的姬妾。遗议 [yí yì]1.谓遭致异议和非议。 2.指遗漏未及之评论。遗名 [yí míng]1.谓遗弃名位。 2.谓留传名声。 3.垂留后世之名声。遗实 [yí shí]犹失实。遗稚 [yí zhì]犹遗孤。遗封 [yí fēng]1.身后的封赐。 2.指前人留下的封赐。 3.前人坟墓。遗犀 [yí xī]剩馀的瓜瓣。遗绩 [yí jì]1.谓遗留功绩于后世。 2.指前人遗留的功绩。遗音 [yí yīn]1.谓留下声音。 2.指留下的声音。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哀声。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留下音信。遗哲 [yí zhé]指前代或已故的哲人。遗习 [yí xí]前代遗留下来的习俗。遗札 [yí zhá]遗书,死者留下的书札。遗鷇 [yí kòu]1.亦作“遗?”。 2.犹遗雏。遗笑 [yí xiào]见笑,被人笑话。遗秭 [yí zǐ]犹遗穗。遗献 [yí xiàn]1.前朝留下的文献。 2.前朝留下的贤人。遗书 [yí shū]1.指前人的遗着﹑遗作。 2.指前人的藏书。 3.指散佚的书。 4.谓留下书信。 5.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书信;遗嘱。遗祉 [yí zhǐ]犹馀福。遗调 [yí diào]指前代留下的曲调。遗藳 [yí gǎo]见“遗稿”。遗螫 [yí shì]犹馀毒。遗惜 [yí xī]谓因吝惜而遗漏未遍及。遗殃 [yí yāng]谓遗留祸殃。亦指遗留祸殃之事。遗吝 [yí lìn]留恋,吝惜。遗羹 [yí gēng]郑庄公因共叔段之事,与其母不和。一次庄公赐食颍考叔,考叔故意舍不得吃肉。庄公问其原因,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庄公为之感动,遂与母和好。事见《左传.隐公元年》。后以“遗羹”为赞颂孝道之典。遗热 [yí rè]尚未退尽的热度。遗鬼 [yí guǐ]残馀之鬼。遗像 [yí xiàng]1.亦作“遗象”。 2.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 3.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遗话 [yí huà]指前代留传到后世的话。遗盟 [yí méng]指死者生前订立的盟约。遗德 [yí dé]1.指前人留下的德泽。 2.谓留下德泽。 3.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遗生 [yí shēng]1.忘却自我的存在。 2.捐躯;献身。 3.馀生;残留的生命。遗诗 [yí shī]1.指死者留下的诗歌。 2.指前代佚诗。遗刀 [yí dāo]指废弃的刀子。遗腹女 [yí fù nǚ]指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女儿。遗想 [yí xiǎng]1.俗虑;杂念。 2.对古人古事或往事的怀想。遗弃 [yí qì]①丢掉;放弃:笨重物品带不走,全都遗弃了。②不履行赡养或抚养亲属的义务:厚次叙九族之亲而不遗弃|遗弃糟糠,别婚士族。遗置 [yí zhì]犹弃置。遗生子 [yí shēng zǐ]犹遗腹子。遗祥 [yí xiáng]谓留下祥瑞。遗笇 [yí suàn]见“遗算”。遗记 [yí jì]先前遗留下来的书籍或记载。遗镌 [yí juān]指古代留下的金石文字镌刻。遗筭 [yí suàn]见“遗算”。遗去 [yí qù]遗失;丢落。遗路 [yí lù]1.指黄泉路。 2.失败;危险。路,通“露”。遗骸 [yí hái]1.指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2.遗体;骸骨。 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遗体烈士遗骸遗息 [yí xī]死者遗留下来的子息。遗转 [yí zhuǎn]1.亦作“遗啭”。 2.犹馀音。婉转动听﹑萦绕不绝之音。遗芬 [yí fēn]1.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2.犹馀香。遗磷 [yí lín]指残剩的磷火。遗欠 [yí qiàn]遗漏;缺失。遗子礼 [yí zǐ lǐ]新罗语。称帽子。遗失 [yí shī]1.丢失;丢弃。 2.遗漏。 3.失误;过失。 4.指散失的文章﹑典籍。 5.遗忘;忘记。 6.因失禁而排泄。 由于疏忽而失掉 他的借书证遗失了遗噍 [yí jiào]犹遗类。遗虑 [yí lǜ]1.馀念;其他的想法。 2.抛弃俗念;忘怀得失。遗知 [yí zhī]未学不懂的知识。遗衾 [yí qīn]指死者留下的被子。遗逸 [yí yì]1.亦作“遗佚”。亦作“遗轶”。 2.遗漏;遗弃而不用。 3.遗失;散失。 4.指散失之物。多指遗文散籍;遗事逸闻。 5.犹隐居。 6.隐士;遗才。 7.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遗馈 [yí kuì]馈赠。遗真 [yí zhēn]遗像。遗蠹 [yí dù]1.亦作“遗蠧”。 2.指前代遗下的破旧器物。 3.指前代留下的被蛀蚀的书籍。因其时间久长,书生蛀虫,故称。 4.犹短缺。遗撒 [yí sǎ]丢弃,散落:防止垃圾清运中遗撒渗漏。遗精 [yí jīng]指无性交时的射精。男子一般在十五岁左右开始出现遗精,称为“通精”。未婚男子尤其青年,通常在二周左右或更长时间遗精一次,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生,伴有梦景者称为梦遗。若遗精次数过多,则属于病理现象,可能与神经衰弱或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有关。遗紊 [yí wěn]失误而紊乱。遗迹 [yí jì]1.指留下的脚印。 2.指古代或旧时代的人和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3.犹遗墨。 4.谓行人遗弃脚印,毫不在意。比喻极端鄙视。 5.谓忘乎形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遗簪 [yí zān]亦作“遗簮”。1.指失落的簪子。2. 孔子 出游,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劝慰她。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事见《韩诗外传》卷九。后以“遗簪”比喻旧物或故情。3.卸去簪缨。谓挂冠辞官。遗后 [yí hòu]1.谓留与后人。 2.犹死后。遗遗 [yí yí]犹逶迤。遗谱 [yí pǔ]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遗耋 [yí dié]经历世变的老年人。遗妊 [yí rèn]指妇女怀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遗堵 [yí dǔ]指断墙残垣。遗旷 [yí kuàng]失算;失误。遗贤 [yí xián]1.指弃置未用的贤才。 2.谓弃置贤才。 3.犹先贤。遗胳 [yí gē]同“遗骸”。遗宜 [yí yí]失当;不适宜。遗字 [yí zì]1.残留的文字。 2.死者生前的题字﹑文稿等。 3.脱漏文字。遗小 [yí xiǎo]犹遗少。遗顾 [yí gù]帝王临终托孤于某大臣的遗诏。遗句 [yí jù]1.遗漏句子。 2.亡者的诗文。遗稿 [yí gǎo]亦作“遗槀”、“遗稾”、“遗藁”。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后专指未刊者。 死者生前没有发表的文稿遗痛 [yí tòng]犹馀痛。遗视 [yí shì]1.流盼;含情而视。《楚辞.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蒋骥注:“遗视,流盼也。”一说,偷看。见王逸注。 2.目力未及;看不见。遗仁 [yí rén]谓因遗漏而未及仁爱。遗京 [yí jīng]前朝旧都城。遗慝 [yí tè]谓留下邪恶。遗照 [yí zhào]亦作“遗炤”。1.谓遗漏未遍照。2.指未发现的景物。3.谓舍弃众生相,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4.遗像。遗声 [yí shēng]1.指过去留下的乐曲。 2.犹馀音。 3.泛指留下声音。 4.谓留下好名声。遗禾 [yí hé]遗穗;遗秉。遗忧 [yí yōu]1.谓留下忧虑。 2.指遗留后世的忧患。 3.忘忧;去忧。遗筑 [yí zhù]前代遗留下的建筑物。遗簪脱舃 [yí zān tuō xì]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遗黎 [yí lí]1.亦作“遗黧”。 2.亡国之民。 3.指沦陷区的人民。 4.劫后残留的人民。 5.后世百姓。遗式 [yí shì]前人留下的法式;先前事物的样式。遗嘱 [yí zhǔ]死者生前依法处理遗产或其他事务并于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人所立遗嘱不需要他人同意即有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伪造的遗嘱,均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懿 [yí yì]指死者遗下的美德。遗言 [yí yán]1.临终的话。 2.犹古训。 3.遗漏之语,不尽之言。 4.留传下来的说法;古词语。遗隍 [yí huáng]指残留的城壕。遗资 [yí zī]1.亦作“遗赀”。 2.犹遗产。 3.犹馀财。遗赀 [yí zī]见“遗资”。遗疚 [yí jiù]遗祸;留下灾殃。遗筌 [yí quán]《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荃,同筌,捕鱼器具。后以“遗筌”表示丢失根本。遗基 [yí jī]犹遗址。遗烬 [yí jìn]1.指燃烧后剩下的灰烬。 2.比喻残存之人。 3.犹遗骸。遗爇 [yí ruò]犹馀烬。遗令 [yí lìng]临终前的告诫﹑嘱咐。遗悮 [yí wù]见“遗误”。遗露 [yí lù]1.谓留下露水。 2.犹坠露。 3.犹显露。遗事 [yí shì]1.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 2.犹馀业。 3.谓弃置不管世事。 4.过失之事。 5.身后之事。 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遗贱 [yí jiàn]指被遗弃的卑贱之人。遗告 [yí gào]遗嘱;遗诫。遗种 [yí zhǒng]1.传种;繁育后代。 2.指人或动植物的后代。遗腹 [yí fù]1.犹遗孕。 2.指遭婚变的妇女留有原夫的身孕。 3.指遗腹子。 父亲死后出生的遗武 [yí wǔ]遗迹。遗望 [yí wàng]1.谓遗弃名誉地位。 2.犹失望。遗利 [yí lì]1.未尽其用的利益。 2.犹言留下好处。 3.馀利;剩馀的好处。 4.犹拉稀。利,通“痢”。遗赏 [yí shǎng]犹逸赏。遗韵 [yí yùn]1.指前人留下的诗赋。 2.指前人诗文的气韵风格。遗丧 [yí sàng]犹遗失。遗范 [yí fàn]1.指前人遗留下来可作楷模的法式﹑规范﹑标准等。 2.犹遗像。 前人树立并留传下来的规范遗范尚存遗履 [yí lǚ]1.典出《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申舟途经宋国,宋华元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杨伯峻注:“此时楚庄在路寝,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屦即后代之履,今之鞋。闻申舟被杀,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纳屦。及者,送屦者追而及之也。”后以“遗履”指遇到愤怒之事,急忙外出处理而不及纳履。形容愤怒之极。 2.指遗弃之履。遗魂 [yí hún]亡魂,亡灵。遗宅 [yí zhái]1.故居;旧宅。 2.留存故居。遗容 [yí róng]1.遗像。 2.指人死后的容貌。 3.事物的本来面貌。遗植 [yí zhí]指后来继续栽种的植物。遗愆 [yí qiān]失误;过错。遗勋 [yí xūn]亦作“遗勳”。指前人留下的功勋。遗润 [yí rùn]犹遗泽。遗坠 [yí zhuì]1.掉落;遗失。 2.指掉落之物。遗疾 [yí jí]谓留下祸患。遗害 [yí hài]留下祸害;使人受害。遗计 [yí jì]1.犹失策。 2.指死者留下的计谋﹑计划等。 3.遗留财产。计,生计,指财产。遗经 [yí jīng]1.指古代留传下来的经书。 2.谓留给子孙以经书。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遗辉 [yí huī]前人留下的恩泽。遗穟 [yí suì]见“遗穗”。遗民 [yí mín]①劫后余生的民众:千里无烟,遗民困苦。②效忠前一朝代,不在新朝为官的人:以宋遗民不受元聘,隐居授徒。也指亡国之民;前朝留下的民众:六国遗民尚在|害怕遗民造反。遗城 [yí chéng]犹古城。遗诺 [yí nuò]犹言失却承诺。遗策 [yí cè]1.失策;失算。 2.指前人遗留下来的策略计划。 3.指古代的典籍。遗卷 [yí juàn]1.谓明清乡试﹑会试,房考官先阅卷,遗漏而未及时批荐给主考或总裁的试卷。 2.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试卷。遗穗 [yí suì]1.亦作“遗穟”。 2.指收获农作物后遗落在田的谷穗。 3.犹馀粮。遗礼 [yí lǐ]1.指古《礼经》。 2.指身后的丧礼。 3.犹言违失礼仪。遗形 [yí xíng]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2.道教指尸解登仙。 3.遗体,遗骸。 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遗牍 [yí dú]指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遗祲 [yí jìn]指残馀的妖气。遗爽 [yí shuǎng]谓性格豪爽,有古之遗风。遗患 [yí huàn]留下祸患,使人受害。 留下祸患养虎遗患遗躧 [yí xǐ]谓抛弃破鞋子。形容毫不珍惜。遗荒 [yí huāng]犹言遗漏弃置。遗己 [yí jǐ]忘我;舍己。遗钩 [yí gōu]旧时指女性死者遗下的鞋子。古者女子裹脚,形小如钩,故称。遗矩 [yí jǔ]1.指前人的法度﹑准则。 2.谓留下法度﹑准则。遗放 [yí fàng]1.指遗逸散失之人事和物件。 2.指弃置未用之人才。遗绢 [yí juàn]1.赠绢。 2.见“遗布”。遗土 [yí tǔ]1.丢弃泥块。形容鄙弃之甚。 2.未开垦利用的土地。遗旨 [yí zhǐ]1.谓遗却精深的旨意。 2.指前人精深的旨意。 3.遗言;遗嘱。 4.犹遗诏。遗憾 [yí hàn]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全集已刊行,先生无遗憾矣|遗憾终生。外交上常用来表示不满:贵方所提条件太高,我们不能接受,深表遗憾。遗虐 [yí nüè]馀孽;残敌。遗族 [yí zú]1.旧指名门望族的后代。 2.泛指后代;子孙。 3.死者的家族。 4.指未经捕捞利用的水族生物。遗力 [yí lì]犹馀力。遗胄 [yí zhòu]子孙;后裔。遗尸 [yí shī]遗体;尸体。遗惠 [yí huì]1.留予后世之恩惠。 2.指留下恩惠。遗注 [yí zhù]散佚的注释。遗痕 [yí hén]遗留下来的痕迹。遗珥 [yí ěr]见“遗簪堕珥”。遗藴 [yí yùn]1.谓遗漏而未被阐发的深奥涵义。 2.指前人遗下的识见﹑道理等。 3.犹言遗漏隐匿。遗荡 [yí dàng]抛弃清除。遗冢 [yí zhǒng]古墓,荒坟。遗趣 [yí qù]1.前人的旨趣。 2.馀趣;馀兴。遗蝗 [yí huáng]指蝗虫所产之卵。遗秽 [yí huì]犹拉屎。遗孽 [yí niè]1.指残馀的坏分子或恶势力。 2.后代;后裔。 3.留下的罪孽。遗折 [yí shé]犹遗表。遗庆 [yí qìng]馀庆;泽及后人的馀福。遗石 [yí shí]1.《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后遂用为典实。 2.前代遗存之石。遗神 [yí shén]1.指忘却一切物我﹑是非差别的精神状态。 2.谓抛弃精神实质。遗帙 [yí zhì]1.指残缺的书套。 2.指前代传下的书画。遗壁 [yí bì]残存的壁垒。遗授 [yí shòu]1.指弃置未授官职的人才。 2.犹传授。遗误 [yí wù]1.亦作“遗悮”。 2.遗漏和错误;过失。 3.贻误;耽误。遗恋 [yí liàn]犹留恋。遗腹孽 [yí fù niè]指生下就没有父亲的庶子。遗骨 [yí gǔ]犹遗骸。 人死后的尸骨烈士遗骨遗取 [yí qǔ]遗弃,不取。遗垄 [yí lǒng]犹遗冢。遗泣 [yí qì]落泪。遗讴 [yí ōu]指古代留传下来的歌曲。遗俘 [yí fú]指未被处死的俘虏。遗蛇 [yí shé]1.同“逶迤”。 2.斜行;曲折前进。遗寺 [yí sì]废旧的佛寺。遗尿 [yí niào]1.亦作“遗溺”。 2.不自主的排尿。三岁以前的遗尿是生理性的。三岁以后的遗尿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3.撒尿;解小便。遗影 [yí yǐng]1.谓留下影子。 2.指遗留下的影子。 3.犹遗像。遗玉 [yí yù]一种玉石。遗烟 [yí yān]指年久的墨锭。墨锭系用煤烟或松烟制成,故称。遗徒 [yí tú]某人死后遗下的门徒。泛指继承某人衣钵的人。遗化 [yí huà]前人留下的教化。遗飨 [yí xiǎng]谓祭祀进献祭品。遗顽 [yí wán]1.谓抛弃愚妄。 2.指残剩的顽虏。遗躅 [yí zhú]犹遗迹。遗腹子 [yí fù zǐ]指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遗偏 [yí piān]遗漏和偏侧。谓未遍及。遗裕 [yí yù]犹违和。遗味 [yí wèi]犹馀味。遗箭 [yí jiàn]指没有中目标的箭。遗巧 [yí qiǎo]1.未尽其巧;精美的技艺有所保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不为世人所知的技艺。遗缺 [yí quē]1.亦作“遗阙”。亦作“遗?”。 2.犹言遗漏缺失。 3.指书籍的散佚﹑脱漏。 4.指散佚的书籍。 5.缺陷;过失。 6.空额;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缺的职位。 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下的官职、职位遗休 [yí xiū]犹遗泽。遗芒 [yí máng]指残剩的茅草。遗锦 [yí jǐn]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士女》:“﹝阎宪﹞为绵竹令,以礼让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威夜行,得遗物一囊,中有锦二十五匹,求其主还之曰:‘县有明君,何敢负其化。’”后以“遗锦”为称颂官员德政之典。遗志 [yí zhì]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死者生前未能实现的志愿先烈遗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遗寄 [yí jì]1.指帝王临终遗命;遗诏。 2.指帝王临终时的顾命大臣。 3.死者临终时嘱咐身后寄交某人之物。遗哀 [yí āi]犹馀哀。遗轨 [yí guǐ]前代或前人留传下来的规范准则。遗功 [yí gōng]1.指前人的功绩。 2.谓遗弃功业。 3.犹遗巧。遗光 [yí guāng]1.光彩照人。 2.前人遗留的恩泽。遗疆 [yí jiāng]犹旧域。遗在 [yí zài]遗留,留存。遗勑 [yí chì]见“遗敕”。遗则 [yí zé]1.亦作“遗?”。 2.指前代留传下来的法则。遗传学 [yí chuán xué]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实现。对选择和培育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优良品种,以及医学、优生学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遗脯 [yí fǔ]《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赵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后以“遗脯”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遗布 [yí bù]《后汉书.独行传.王烈》:“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形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用以指对盗贼宽容不惩,使其感化而改恶从善。遗诲 [yí huì]前人的教诲。遗朴 [yí pǔ]指前代留下的淳朴的风气。遗构 [yí gòu]亦作“遗搆”。1.前代留下的建筑物。2.以前留下来的制度。遗念 [yí niàn]1.死者临终前的想法。 2.以死者遗物留作纪念。 3.泛指死者遗物。 4.怀念;留恋。遗诏 [yí zhào]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 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遗付 [yí fù]1.留传。 2.遗嘱。遗儒 [yí rú]犹宿儒。遗积 [yí jī]留存;积聚。遗类 [yí lèi]1.指残存者。 2.谓留下其同类。 3.谓失其伦类,违反常理。遗约 [yí yuē]死者生前的约言。遗碍 [yí ài]指漏检的缺陷。遗蠧 [yí dù]见“遗蠹”。遗恩 [yí ēn]前人留传下来的恩惠。遗术 [yí shù]前人留传下来的技艺﹑方法等。遗财 [yí cái]1.犹馀财。多馀的财产。 2.遗产。遗规 [yí guī]1.先前留下来的法度﹑规则。 2.留下的谋划。遗垤 [yí dié]指残留的蚁垤。遗弊 [yí bì]前朝遗留的弊病。遗泯 [yí mǐn]犹散失。遗兵 [yí bīng]1.谓留下军队。 2.指残兵。遗芳 [yí fāng]1.指寒冬季节百花凋谢后遗留下来的香花芳草,如兰花﹑菊花﹑梅花等。 2.遗留的芳香。 3.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4.犹遗墨。遗愿 [yí yuàn]死者生前的愿望。 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这是周总理的遗愿遗徽 [yí huī]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遗词 [yí cí]见“遗辞”。遗弛 [yí chí]遗漏弛缓。遗奔 [yí bēn]犹逃奔。遗挂 [yí guà]死者遗物,指可以悬挂的服饰之类。遗袿 [yí guī]指死者遗下的褂子。遗史 [yí shǐ]1.指前朝的历史。 2.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遗筮 [yí shì]谓舍弃占筮的结果。遗迸 [yí bèng]战败而奔散的残兵。遗传工程 [yí chuán gōng chéng]一种遗传学技术。借助生物化学的手段,将一种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和重新组合,然后引入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内,以改变另一种生物的遗传性状或创造新的生物品种。也叫基因工程。遗诫 [yí jiè]1.亦作“遗戒”。 2.犹遗嘱。 3.指前人遗下的训诫。遗命 [yí mìng]犹遗嘱。遗唱 [yí chàng]前人遗留下的歌诗。遗筹 [yí chóu]犹失算。遗赈 [yí zhèn]犹赈济。遗流 [yí liú]逶迤曲折地流动。遗体子 [yí tǐ zǐ]犹亲生子。遗占 [yí zhàn]遗书;遗言。遗础 [yí chǔ]房屋倒圮后遗留下的基石。遗病 [yí bìng]指残留的疵病。遗宝 [yí bǎo]1.前代遗留的宝物。 2.遗落的宝物。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遗补 [yí bǔ]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遗地 [yí dì]1.空馀的土地。 2.指言语或行动中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步。遗才 [yí cái]1.谓荐举﹑科举遗漏人才;埋没人才。 2.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的人才。 3.秀才参加乡试,先要经过学道的科考录送,临时添补核准的,称为“遗才”。遗产税 [yí chǎn shuì]以财产所有人死后遗留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继承人课征的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的一种财产税。课征方式有两种:一是综合课征制,即对财产所有人死后遗留的财产总额进行计征;一是分别课征制,即对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额进行计征。遗杯 [yí bēi]犹馀杯;残酒。遗便 [yí biàn]未尽其用的利益。遗爱碑 [yí ài bēi]颂德碑。旧时为颂扬官员德政而所立的碑。遗错 [yí cuò]1.遗漏和错误。 2.指弃置的磨刀石。遗丑 [yí chǒu]1.残馀的丑类。 2.多年积聚的丑恶。遗笔 [yí bǐ]1.犹遗墨。 2.犹遗嘱。遗存 [yí cún]1.遗留;留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遗材 [yí cái]1.剩下的材料。 2.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的人材。 3.遗才。遗尘 [yí chén]1.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2.指残留的灰尘。比喻未尽去除的尘思俗念。 3.指遗弃的灰尘。形容轻微之极。 4.谓遗弃尘俗;抛弃尘念。遗赐 [yí cì]犹赏赐。遗苞 [yí bāo]1.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2.遗脱叶壳。遗本 [yí běn]1.舍弃事物的根本﹑主要部分。 2.犹遗表。遗逋 [yí bū]指旧时拖欠的债务。遗骴 [yí cī]犹遗骸。遗辞 [yí cí]1.亦作“遗词”。 2.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3.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遗案 [yí àn]指遗留下来尚未了结的案件。∶遗留下来需要处理的案件遗党 [yí dǎng]犹馀党。遗产 [yí chǎn]①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在我国,遗产包括:遗薄 [yí báo]失之于疏薄。遗爱 [yí ài]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4.爱未遍及;偏爱。 5.谓抛弃亲爱之人。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遗传型 [yí chuán xíng]又称“基因型”。生物体全部基因或遗传因子的总称。实际上指所研究性状的有关基因。肉眼看不到,通过杂交试验才能鉴定。遗传病 [yí chuán bìng]1.指由上代遗传给后代的疾病。 2.借指古代或旧时遗传下来的社会弊病。遗棰 [yí chuí]丢失鞭子。比喻丧失政权。遗尿丁 [yí niào dīng]是一种用于治疗儿童遗尿症、意识障碍、老年性精神病的药物。遗爱之坊 [yí ài zhī fāng]2011年3月1日,名为“姜天”的网友在西祠胡同上发了一个帖子《南京莫愁湖公园一堆建筑垃圾小考》,四张特写图片配以文字介绍,原来这堆石料就是纪念清朝重臣名将曾国藩的石坊,取名遗爱之坊。遗珠之憾 [yí zhū zhī hàn]丢失了不该遗失的珍珠感到遗憾,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遗劒 [yí jiàn]见“遗剑”。遗弓劒 [yí gōng jiàn]见“遗弓剑”。遗劄 [yí zhā]前代留下的书籍簿册。清 朱彝尊 《沉上舍南还诗以送之》:“暇便操土风,先民有遗札。”遗阯 [yí zhǐ]见“遗址”。遗邱 [yí qiū]亦作“遗坵”。 古墓;残冢。遗亾 [yí wáng]见“遗亡”。遗讬 [yí tuō]指帝王临终前的嘱托。遗著 [yí zhù]死者生前留下来的著作。遗骼 [yí gé]同“遗骸”。明 李东阳《冬青行》:“穆陵 遗骼君莫怨,得葬 江 南一抔足。”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冤报》:“我案定无活理,但富有金宝,分匿某地某地,君可尽取之,为我殮遗骼,少賑我妻子,足矣。”清 陈廷桂《田家词》:“前年旱,草根树皮存者罕;去年疫,遗骼多於道旁石。”遗灋 [yí fǎ]见“遗法”。遗炤 [yí zhāo]见“遗照”。遗孼 [yí niè]见“遗孽”。遗遯 [yí dùn]犹言遗亡缺失。遗溷 [yí hùn]犹拉屎。 遗艸 [yí cǎo]见“遗草”。遗簮 [yí zān]见“遗簪”。遗餽 [yí kuì]馈赠。遗垅 [yí lǒng]犹遗冢。遗藁 [yí gǎo]见“遗稿”。 遗燐 [yí lín]指残剩的燐火。清 高其倬《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诗:“十年碧血无遗燐,几簇黄沙有废城。”遗姙 [yí rèn]指妇女怀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 遗廕 [yí yìn]见“ 遗荫 ”。遗恡 [yí lìn]留恋,吝惜。遗槀 [yí gǎo]见“遗稿”。遗蕴 [yí yùn]谓遗漏而未被阐发的深奥涵义。遗忘曲线 [yí wàng qū xiàn]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遗令敕子 [yí lìng chì zǐ]一首汉朝短文。
遗[yí]字在结尾的词语回顶部
祖遗 [zǔ yí]祖先遗留。周遗 [zhōu yí]周代的遗民。泛指中国人民。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育遗 [yù yí]传说中的山谷名。赠遗 [zèng yí]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佚遗 [yì yí]遗失;遗漏。慭遗 [yìn yí]1.亦作“慗遗”。 2.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后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3.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4.泛指遗弃;遗留。斁遗 [yì yí]厌弃。逸遗 [yì yí]犹言隐居避世。小遗 [xiǎo yí]小便﹐撒尿。销遗 [xiāo yí]犹摒弃。谢遗 [xiè yí]报酬馈赠。下遗 [xià yí]谦下从人。献遗 [xiàn yí]1.谓奉赠财物。 2.指馈赠品。无遗 [wú yí]没有脱漏或馀留。 一点不遗留屠戮无遗问遗 [wèn yí]1.指贿赂。遐遗 [xiá yí]疏远遗弃。脱遗 [tuō yí]1.遗漏。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所遗 [suǒ yí]1.遗漏。 2.遗弃。 3.遗失物。搜遗 [sōu yí]科举时代,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称“搜遗”。送遗 [sòng yí]赠送。输遗 [shū yí]运送。疏遗 [shū yí]疏忽遗漏。史遗 [shǐ yí]史书中遗漏的事实。剩遗 [shèng yí]馀剩;遗留。拾遗 [shí yí]①拾取他人的遗失物。也比喻轻而易举:道不拾遗|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②补录缺漏。也指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拾遗汉事|拾遗补缺|补过拾遗。③唐代谏官名。补遗 [bǔ yí]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不慭遗 [bù yìn yí]不愿留。《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后用作对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辞。不拾遗 [bù shí yí]失落的东西没有人捡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赐遗 [cì yí]赐予。奉遗 [fèng yí]赠送财物。敷遗 [fū yí]施予,留给。赙遗 [fù yí]赠送财物助人治丧。亦指助人治丧而赠予的财物。贡遗 [gòng yí]进贡﹑馈赠的礼物。孤遗 [gū yí]指无父母的子女。忽遗 [hū yí]遗忘。贿遗 [huì yí]行贿的财物。货遗 [huò yí]贿赂;馈赠。见遗 [jiàn yí]1.被遗弃。《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唐 李颀《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孑遗 [jié yí]〈书〉遭受兵灾等大变故多数人死亡后遗留下的少数人。 残存者;遗民三陷之后,城中无孑遗。——《明史》赆遗 [jìn yí]分别时赠送的财物。贶遗 [kuàng yí]馈赠。馈遗 [kuì yí]赠与。馈,通“馈”。 馈赠阑遗 [lán yí]1.遗失。 2.遗漏。礼遗 [lǐ yí]指馈赠之物。留遗 [liú yí]1.留给;留存。 2.留存下来的事物。 遗存,遗留偏有留遗。——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録遗 [lù yí]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生员参加科举﹑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録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埤遗 [pí yí]犹厚加。乞遗 [qǐ yí]赠送。 弃遗 [qì yí]遗弃,抛弃。施遗 [shī yí]施舍赠送。赗遗 [fèng yí]1.因助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 2.谓因助办丧事而以财物相赠。纤芥无遗 [xiān jiè wú yí]指一点儿都不遗漏。徒步拾遗 [tú bù shí yí]徒步的方式所做的摄影或文字记录。申遗 [shēn yí]“遗”即是指世界遗产。 “申遗”即是指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以某一地区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憖遗 [yìn yí]1.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后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遗,歼良奄及。”宋 秦观《曾子固哀词》:“天不憖遗一老兮,固縉绅之所伤。”清 黄宗羲《祭冯韡卿文》:“天不憖遗,彤轩遂扃。”残遗 [cán yí]植物地理学上的术语。钜细靡遗 [jù xì mí yí]指做事、研究等很仔细、严谨,大事小事均没有错漏。尽显无遗 [jìn xiǎn wú yí]全部显露出来,没有一点隐藏的。 展露无遗 [zhǎn lù wú yí]某物显现出来没有遗留。遗:遗漏。左右拾遗 [zuǒ yòu shí yí]唐代谏官名。 巨细靡遗 [jù xì mí yí]巨:大。 靡:无,没有。遗:遗失。巨细靡遗:形容大小事物务,都没有忘记遗失过。
遗[yí]字在中间的词语回顶部
颍滨遗老 [yǐng bīn yí lǎo]宋苏辙晩年的别号。无遗类 [wú yí lèi]不留一人。文化遗产 [wén huà yí chǎn]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拾遗记 [shí yí jì]又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三遗矢 [sān yí sh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后以“三遗矢”指体弱多病。半坡遗址 [bàn pō yí zhǐ]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實遗盗 [chén shí yí dào]《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實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因以“陈實遗盗”为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杜陵遗老 [dù líng yí lǎo]指唐杜甫。恒代遗风 [héng dài yí fēng]指北魏鲜卑族旧俗。后遗症 [hòu yí zhèng]①某种疾病痊愈或主要症状消退之后所遗留下的一些症状。后遗症有的消退得很慢,有的终生不消退。②比喻由于做事情或处理问题不认真、不妥善而留下的消极影响。孑遗生物 [jié yí shēng wù]活化石。 活化石林西遗址 [lín xī yí zhǐ]内蒙古林西锅撑子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迁殷遗民 [qiān yīn yí mín]周人虽然灭了商王朝,但是受周人支配的人口远不如商遗民人口多,为了控制中原的广土众民,周人把一部分殷遗民西迁到了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区,今陕西岐山北的周原旧地及河南成周洛邑附近,就是殷遗民迁居的集中地点。曲冰遗址 [qǔ bīng yí zhǐ]首次在高山地区挖掘到史前时代的遗址。瞻仰遗容 [zhān yǎng yí róng]看看某人死去之后的容貌。网络遗产 [wǎng luò yí chǎn]网络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顺治遗诏 [shùn zhì yí zhào]是顺治帝去世后,由朝廷公布的遗诏,历数他当政期间的十四条错误。应当说,这十四条“罪己诏”,有的是顺治帝自己的意思,有的部分是自己的意思,有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意思——或是皇太后的意思,或是辅政大臣的意思。病遗黎 [bìng yí lí]把祸害转嫁给了老百姓。 大遗马 [dà yí mǎ]大遗址 [dà yí zhǐ]大遗址概念的重点特征在“大”字上,其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三个特点;二是其概念的外延部分,具备以上内涵特征的遗产地都可并入大遗址的概念中来,在许多大型遗产地中不同类型的遗存常以相互依存的形式而出现。 肠遗穴 [cháng yí xué]肠遗,经外奇穴名。 古之遗爱 [gǔ zhī yí ài]清朝庶常成占春十三年散馆任云南易门知县,中法战事起时因赞成御敌却侮以能吏分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 岑毓英率军出关因精心组织、转饷不匮荐毓英升任镇雄州知州 在知州任上治理井井有条又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归故里回归后对乡民多有照顾故死后想理父老乡亲为其立了一个匾 匾上面写着古之遗爱。不无遗憾 [bù wú yí hàn]不是没有遗恨。 指有些令人惋惜、不称心。敦煌遗书 [dūn huáng yí shū]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毫无遗漏 [háo wú yí lòu]指丝毫没有落下,形容人做事很认真,考虑问题全面,不丢三落四。 大姬遗风 [dà jī yí fēng]春秋战国民间歌舞的兴盛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它吸引着男男女女无冬无夏地舞个不停。 潁滨遗老 [yǐng bīn yí lǎo]宋 苏辙 晚年的别号。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子由 有 岭 外归 许下,号 潁滨遗老,亦自为传。家有 遗老斋。盖 元祐 人至 子由,存者无几矣。”参阅《宋史·苏辙传》。越城遗址 [yuè chéng yí zhǐ]位于市郊石湖北越来溪东,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无一遗漏 [wú yī yí lòu]没有漏掉的。端木遗风 [duān mù yí fēng]指孔子的弟子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之风。 外感遗尿 [wài gǎn yí niào]一种病证名。拾遗补缺 [shí yí bǔ quē]捡取遗漏,弥补缺失。
包含遗[yí]字的成语回顶部
越凡遗世 [yuè fán yí shì]超越凡俗,脱离世俗社会。余业遗烈 [yú yè yí liè]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遗珠弃璧 [yí zhū qì bì]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遗老孤臣 [yí lǎo gū chén]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遗世独立 [yí shì dú lì]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指超自然独自生活于现实社会之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遗老遗少 [yí lǎo yí shào]遗老:旧称前朝的旧臣;遗少:留恋旧时代的少年。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也泛指留恋过去、思想顽固陈旧的人。 泛指留恋过去、思想陈旧的人,有贬义遗俗绝尘 [yí sú jué chén]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遗害无穷 [yí hài wú qióng]留下无穷的祸患。遗簪坠舄 [yí zān zhuì xì]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遗物忘形 [yí wù wàng xíng]泯灭物我界限,指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遗孽余烈 [yí niè yú liè]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遗黎故老 [yí lí gù lǎo]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遗形忘性 [yí xíng wàng xìng]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遗寝载怀 [yí qǐn zài huái]指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遗风余采 [yí fēng yú cǎi]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遗训余风 [yí xùn yú fēng]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遗笑大方 [yí xiào dà fāng]指让内行见笑。遗声坠绪 [yí shēng zhuì xù]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遗名去利 [yí míng qù lì]指丢弃名位和利益。遗华反质 [yí huá fǎn zhì]指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遗芬剩馥 [yí fēn shèng fù]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遗物识心 [yí wù shí xīn]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遗世忘累 [yí shì wàng lěi]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遗恨千古 [yí hèn qiān gǔ]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遗文轶事 [yí wén yì shì]遗文:前人留下的诗文,多指未曾收入作者文集的文章;轶事:淬在民间而未见官方记载的事迹。指未见记载的文献资料。易于拾遗 [yì yú shí yí]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遗风逸尘 [yí fēng yì chén]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遗迹谈虚 [yí jì tán xū]指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遗臊撒粪 [yí sào sā fèn]比喻坏名声到处流传。遗芬余荣 [yí fēn yú róng]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遗声余价 [yí shēng yú jià]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遗文逸句 [yí wén yì jù]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遗魂亡魄 [yí hún wáng pò]指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遗风古道 [yí fēng gǔ dào]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遗篇坠款 [yí piān zhuì kuǎn]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遗风遗泽 [yí fēng yí zé]先人留下的教化德泽。遗风余泽 [yí fēng yú zé]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遗形去貌 [yí xíng qù mào]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遗落世事 [yí luò shì shì]指遗忘弃置世俗之事。遗休余烈 [yí xiū yú liè]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遗簪绝缨 [yí zān jué yīng]指男女杂坐,不拘形迹,欢饮无度。遗臭万年 [yí chòu wàn nián]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遗臭无穷 [yí chòu wú qióng]指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遗风余象 [yí fēng yú xiàng]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遗大投艰 [yí dà tóu jiān]遗、投:交给。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野无遗贤 [yě wú yí xián]野:指朝廷之外,民间;遗:漏掉。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纤介不遗 [xiān jiè bù yí]纤介: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细大无遗 [xì dà wú yí]细:微,小;遗:抛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纤悉无遗 [xiān xī wú yí]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丝毫不遗漏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泺傍之人,无所衣食。——宋. 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无复孑遗 [wú fù jié yí]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再留下什么。亡矢遗镞 [wáng shǐ yí zú]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算无遗策 [suàn wú yí cè]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天不慭遗 [tiān bù yìn yí]慭:愿;遗:留。天老爷不愿意留下这个老人。常用作对老人的哀悼之词。死无遗忧 [sǐ wú yí yōu]死而心安,无后顾之忧。释知遗形 [shì zhī yí xíng]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手泽之遗 [shǒu zé zhī yí]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盛德遗范 [shèng dé yí fàn]指先人的美德懿范。拾掇无遗 [shí duō wú yí]拾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遗留。拾掇:采检,拾取。赏不遗贱 [shǎng bù yí jiàn]奖赏时不要遗留地位低下的人。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遗:遗漏;阙:过失。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求利 [shí yí qiú lì]遗:遗失。拾到别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以满足私利。沧海遗珠 [cāng hǎi yí zhū]海中之珠,被采集者所遗漏。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暴露无遗 [bào lù wú yí]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暴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一点也不遗漏。形容坏人坏事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一点遗漏地主阶级的奢侈糜烂的腐化生活,贪婪无厌地榨取劳动人民的血膏…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了。——冯德英《迎春花》他的个性暴露无遗播恶遗臭 [bō è yí chòu]传播恶事,遗留臭闻。指所干恶事和坏名声,传播到远地或遗留给后世。不遗毫发 [bù yí háo fā]遗:疏漏;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出来,一点都不保留,形容尽心尽力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战国策.赵策三》不遗寸长 [bù yí cùn cháng]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不遗尺寸 [bù yí chǐ cùn]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不遗葑菲 [bù yí fēng fēi]原意是采集蔓青和萝卜时,不要困根部不好而连茎叶都抛弃。对有可取之处的人要尽量收罗利用。不遗巨细 [bù yí jù xì]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除疾遗类 [chú jí yí lèi]治病却留下病根。比喻去患不彻底,留下祸患。楚弓遗影 [chǔ gōng yí yǐng]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殆无孑遗 [dài wú jié yí]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荡然无遗 [dàng rán wú yí]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地无遗利 [dì wú yí lì]地面上下的资源全部开发,没有遗漏。洞悉无遗 [dòng xī wú yí]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遁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指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放虎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放掉老虎,留下后患。甘棠遗爱 [gān táng yí ài]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割爱见遗 [gē ài jiàn yí]割:割舍;爱:自己喜爱的;遗:赠送。将自己喜爱的东西送给别人。古之遗直 [gǔ zhī yí zhí]遗:留下来的;直:正直。有古代遗风的正直的人。归遗细君 [guī yí xì jūn]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毫发无遗 [háo fà wú yí]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遗:疏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噍类无遗 [jiào lèi wú yí]噍:嚼,吃东西;噍类:指活着的人。没有剩下活人。巨细无遗 [jù xì wú yí]大小都没有遗漏。乐道遗荣 [lè dào yí róng]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流芳遗臭 [liú fāng yí chòu]“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的简称。流风遗烈 [liú fēng yí liè]前辈留下来的风尚和功业。留风遗韵 [liú fēng yí yùn]韵:风度,气派。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靡有孑遗 [mǐ yǒu jié yí]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谋无遗谞 [móu wú yí xū]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囊括无遗 [náng kuò wú yí]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指完全包罗在内,无所遗漏。宁遗勿滥 [níng yí wù làn]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弃智遗身 [qì zhì yí shēn]指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弃情遗世 [qì qíng yí shì]犹言忘情脱俗。堕珥遗簪 [duò ěr yí zān]珥:珠玉耳饰;簪:插髻的首饰。形容女子在游玩、交际时志气轻狂忘情的景象。遗俗流风 [yí sú liú fēng]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遗患无穷 [yí huàn wú qióng]留下无穷的祸患。遗训可秉 [yí xùn kě bǐng]秉:秉承,领受。前人留下来的训告可以继承。一网无遗 [yī wǎng wú yí]用一个网把鸟全部抓住。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一扫无遗 [yī sǎo wú yí]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干净。罔有孑遗 [wǎng yǒu jié yí]罔:无,没有;孑遗:遗留。没有遗留下来。也表示没有一点遗漏。父母遗体 [fù mǔ yí tǐ]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遗簪堕屦 [yí zān duò jù]遗:遗失;堕: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遗簪败履 [yí zān bài lǚ]遗:遗失;履: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遗臭千代 [yí chòu qiān dài]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流风遗躅 [liú fēng yí zhú]流风:遗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陈迹。流风遗韵 [liú fēng yí yùn]流风:遗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遗休馀烈 [yí xiū yú liè]见“遗芳馀烈”。遗芬馀荣 [yí fēn yú róng]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出自《宋书·礼志三》:“爰洎姬汉,风流尚存,遗芬余荣,绵映纪纬。”遗芳馀烈 [yí fāng yú liè]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遗德馀烈 [yí dé yú liè]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遗恩馀烈 [yí ēn yú liè]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遗声馀价 [yí shēng yú jià]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遗风馀习 [yí fēng yú xí]见“遗风馀俗”。遗音馀韵 [yí yīn yú yùn]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遗训馀风 [yí xùn yú fēng]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遗风馀泽 [yí fēng yú zé]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遗风馀思 [yí fēng yú sī]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