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什么?

2、桃符文化汉唐时完全确立

汉唐时桃符文化被完全确立下来,桃木人多被桃板、桃木取代,延伸出桃印、桃杖、桃剑、桃榻等。换新桃符时间也被固定并延续千年,就是阴历的元旦(大年初一),也就有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木作用也被上升为“集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唐太宗李世民还把老门神换成了尉迟恭、秦琼,并被民间所广泛接受。古时民间有工匠专门画制桃符,现画现卖。也有贵人之家,用白丝绢拓印成木板画像的,这应该是最早的桃符印刷品。

直到宋代人们还有手定桃符的习惯,陆游曾有诗记载:“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明清时对桃符的讲究则大不如从前,桃与符合二为一,简化成在门上悬挂画有门神的木板,或者在木板上画朵桃花。随着印刷术的成熟,桃符也不全是手写和手绘。

3、桃符文化中也有糟粕

桃符文化从上古传承下来,被广泛接受后,人们赋予了其更多内涵,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有对未来前程的祈福、祝愿等。但桃符文化的源头是鬼怪传说,难免也存在一些糟粕,甚至被人为放大,成为少数人装神弄鬼的赚钱工具,

《朝野佥载》记载了一个故事:唐朝有术士明崇俨,唐玄宗想验证他的本事,暗自让歌女到地窖里演奏。把明崇俨召来:“不知道何这里常听见乐曲声,有办法解决吗?”明崇俨马上作法,画两个桃符,钉在地窖上,管弦声就停下了。

唐玄宗大笑,把歌女叫上来问原因。她们答:“看到有两个龙头,从地窖上空出现,吓得我们不敢演奏了”,于是唐玄宗再次封赏了明崇俨。后世评论,晚年唐玄宗昏聩,术士与歌女联手骗钱骗官,把桃符文化给玩坏了……

桃本指桃木人;符本指神荼、郁垒、猛虎,后被尉迟恭、秦琼替代;再后来桃与符合二为一,桃符简化成门神,桃木也被其他木板取代……时代总是发展的。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现在的人们更喜欢大年初一贴对联、贴福字,传统的桃符文化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则从未改变过。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梦幻西游」特殊账户取钱多久刷新

泓法刑辩战队:200元“体验”成人娃娃是否违法?

摛的解释